資優教育組校本資優教育目標
-
有系統及有方向地發掘和培育資賦優異/高能力的學生,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教育機會。
-
採用多元智能的概念,提供多元化及富連貫性的校本資優培訓課程,充分發展能力較高的學生及資優學生的潛能。
-
培養學生高層次思維、培育創造力及個人與社交能力,有系統地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
-
集合不同人士或機構所提供的資源支援學校,讓資優教育普及化。
資優教育推行架構

資優教育推行模式
推行層次 |
對象 |
校本例子 |
第一層次A
(I A) |
所有學生 |
在正規課程內加入高層次思維技巧、創造力和個人及社交能力等三大資優教育元素(例如:戲劇教學、創意寫作) |
第一層次B
(I B) |
在某學科或特定範疇表現較突出的學生 |
在課程內按學生的特質實施分組教學、增潤及延伸專門性學習領域的課程內容(例如:常識科小組專題研習、體育科舞蹈活動) |
第二層次C
(II C) |
- 學業成績優異:如在校內學科成績優異的學生或在全港性中、英、數學科測驗成績優異的學生
- 特殊才能優異:如在創造力、領導才能或某領域 (不限於學科) 有卓越表現或成就的學生
- 智能優異學生
|
以抽離方式在下午黃金時段進行一般性增潤課程(例如:情尋綠意、領袖生、小老師和幼童軍) |
第二層次D
(II D) |
- 某專門範疇內的學科成績(如:數、理)在全港性的學科測驗或在校內成績優異的學生
- 在校內或校外表現出與某專門範疇有關的卓越能力和濃厚興趣
|
以抽離方式在下午黃金時段進行專科特定範疇的延伸課程(例如:思維探究班、Coding Buddies、樂器培訓課程、EAT Team、校園電視台) |
第三層次E
(III E) |
特別資優而校內資源未能滿足其學習需要的學生 |
識別表現特別優異或對特定知識範疇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推薦參與校外資優課程或比賽,如中文大學、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等的各類課程、語文科寫作比賽等及體育比賽等。 |
各活動照片
全班式增潤活動

一年級中文童詩創作

二年級數學校本課程支援計劃

P.2 Gingerbread Man

三年級Story Jumper童書DIY

P.4 Stanley Visit

五年級普通話課小組角色扮演

六年級常識槓桿原理
抽離式校內增潤活動

領袖生訓練

幼童軍訓練

校園小記者

EAT Team

English Drama Team

視藝小組

校內音樂表演

Hip Hop舞班

AI精英小組
校外比賽及體驗活動

田徑隊比賽

學界乒乓球比賽

學界機械人比賽

六年級STEAM日本交流團

亞太資優教育會議泰國交流活動
校外支援機構

|